MoneyDJ新聞 2020-04-22 12:28:58 記者 邱建齊 報導

一場世紀性的新冠肺炎在全球造成至少250萬人感染、17萬人死亡,隨著各國對中國究責聲四起,無論基於懲罰或是分散風險考量,不分國籍的企業撤出中國行動如骨牌效應般擴大,原本在中國群聚效應明顯的電子供應鏈又將何去何從?就被動元件部分,目前產能高度集中在大陸的廠商中,多數仍未有異動打算,除了被動元件輕薄短小的產品特性,只是交貨給代工廠、並非站在第一線的業務屬性,也是多數廠商採取守勢的主因。

產能百分百放中國,客戶與市場所在是主因


在本次受訪的11家大陸產能比重超過6成的被動元件廠中,有5家產能全數布在中國(見下圖),即使中國可能因疫情被各國究責、未來關係恐生變並波及經貿,不打算改變現有產能配置的廠商仍高達8成(4家),僅凱美(2375)表示因應客戶動向,目前正在規畫其他海外生產據點,一旦有結論會正式公告。

進一步分析目前產能仍全押中國的廠商營收結構,除了今展科(6432),來自中國地區的營收比重高是共同特色,縱使下游客戶基於分散風險考量開始撤出,但多數客戶群聚在中國的現象短時間內不可能就此打散。就算有部分客戶在其他地區另起爐灶,多數仍會在中國保留部分產能;加上零組件廠客戶不只1家,不同客戶轉進的地區不盡相同,在另一個足以媲美中國的群聚地出現前,寧願先按兵不動。

面板佔整體營收高達7~8成,客戶囊括友達(2409)、群創(3481)、彩晶(6116)、華星光電、京東方(000725)、龍騰光電、中電熊貓及天馬微電子(000050)等台陸系面板廠的今展科,由於所生產的電感是交貨給打件廠而非直接供貨面板廠,因此中國營收僅佔2~3成。隨著韓廠龍頭淡出LCD面板,京東方成為最大受益者,尤其陸廠在官方傾全力補貼扶植下強勢崛起、台系面板廠逐漸邊緣化下,固守中國地區產能益顯重要。

做為中國電信設備龍頭華為鋁電主要供應商的立隆電(2472)則表示,只要能在中國站穩,其他國家就看得到;立隆電之所以能打進其他歐美通訊廠,正是因為獲得華為採用後能見度大增、進而引起歐美廠商興趣,因此現階段仍會以大陸為發展重心,包括投資、研發或所有應用面皆放在大陸。此外,中國大陸市場完整、各種需求都有,從3C產品、車載、地鐵與高鐵等軌道交通,乃至於航空與醫療,都有足夠胃納量可供發揮。

 

 

總而言之,客戶與市場在哪,相關零組件供應商仍然會在各種考量下做出最符合效益的決策,如果去中國化持續進行並匯集成一股難以抵擋的趨勢洪流,或許產能配置決策會有另一番考慮。以上圖立隆電為例,右上的餅圖當中,藍色以外區塊的非陸商,如果原本有在大陸設廠、但開始撤出,右下餅圖藍色區塊產生自中國的營收勢必逐漸縮小,或許歸入其他顏色、也有可能客戶就近轉向當地供應商拿貨而直接從餅圖中流失。

為了補回缺口,供應商可以選擇持續在中國尋找新客戶或新業務,或是增加其他區域的交貨量,一但其他區域中的某一塊A區域達到一定份量甚至超過藍色區域,則前往A區域設廠或許會是最符合效益的決策之一。

已具非陸產能,更能以不變應萬變


至於尚有非陸產能可供調配的6家被動元件廠(見下圖),以目前的時間點,就「是否新增其他區域產能」而言,全數皆以維持現狀為主。

 

保護元件大廠興勤(2428)表示,由於銷售區域有75%都在亞洲,認為若是中國與歐美關係惡化,影響相對不大。

被動元件龍頭國巨(2327)未來會持續擴大在台投資,合併基美(KEMET)後,會進行更全球性規劃。近期剛發行GDR已於盧森堡掛牌,另外擬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(ECB)、發行期間5年、票面利率為0%,預計發行總額約為美金2億元,溢價幅度為30~50%,預估稀釋獲利約3%以下。 

石英元件指標晶技(3042)指出,無論局勢怎麼變化,就成本效益考量,仍有保留大陸產能必要,並會根據需要動態調整比重配置。以往小型石英元件是在台灣廠與寧波廠生產,今(2020)年兩岸3座廠房都會擴充小型石英元件產能,新產能在第二季與第三季陸續加入營運,年產能可增加10~15%。

天正國際(6654)目前並無看到客戶遷出大陸,一旦發生,會先以台灣基地來因應,接單方式也會由台灣直接接單生產不再轉單大陸。

立敦(6175)農曆年前後就因應疫情將部分訂單移轉至台灣廠區生產,後續會視中國境內外商的產能布建,評估化成箔產能的調整。

大毅(2478)大陸主要為後段製程,前端還是在台灣,目前這樣的生產模式與配置暫時沒有改變計劃,即使有部分客戶遷出大陸,也只是原本就在進行的廠區分散化。

比起終端商品,被動元件相對輕巧,運費比較不是廠區決策的優先考量,若是情勢演變對中國出口愈加不利,甚至造成其境內群聚性明顯轉移至另一地區,對零組件供應商而言,或許到時再採取應變策略還來得及。 資料來源-MoneyDJ理財網